菊花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7

菊花霜霉病在菊花出苗后6月份发病,使幼苗叶片褪绿,微向上卷曲,叶背和幼茎长满白色霉状物,随着幼苗的生长,叶片自下而上变为褐色,最后干枯而死。秋季多于10月份发病,使叶片、嫩茎、花蕾全部布满白色霉层,叶片呈现灰绿色,微显萎蔫,最后植株逐渐枯死。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选择未曾发生过霜霉病的地块栽植;移栽前,种苗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苗5-1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2小时,晾干后栽植;发病时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1次,连喷2-3次;秋季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1次,上述农药交替使用,连喷3次,效果显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