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浏览次数:10

哈密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危害症状

一、苗期。子叶和真叶沿叶缘呈黄褐至黑褐色坏死干枯,最后瓜苗呈褐色枯死。

二、成株。叶片上初生水浸状半透明小点,然后慢慢扩大成浅黄色斑,最后病斑中央破裂穿孔,湿度高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液。危害特别大。

三、瓜果。初出现油渍状黄绿色小斑点,逐渐变成近圆形红褐至暗褐色坏死斑,边缘黄绿色油渍状,随病害发展病部凹陷龟裂呈灰褐色,空气潮湿时病部可溢出白色菌脓。

哈密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借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中人为的接触进行传播,从寄主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

病害病原

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属细菌。相对湿度7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易发病。低洼地及连作地块发病重。

哈密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农业防治

苗期染病,子叶和真叶沿叶缘呈黄褐至黑褐色坏死干枯,最后瓜苗呈褐色枯死。成株染病,叶片上初生水浸状半透明小点,以后扩大成浅黄色斑,边缘具有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中央变褐或呈灰白色破裂穿孔,湿度高时叶背溢出乳白色菌液。茎蔓染病呈油渍状暗绿色,以后龟裂,溢出白色菌脓。瓜果染病,初出现油渍状黄绿色小斑点,逐渐变成近圆形红褐至暗褐色坏死斑,边缘黄绿色油渍状,随病害发展病部凹陷龟裂呈灰褐色,空气潮湿时病部可溢出白色菌脓。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