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树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浏览次数:12

症状

猕猴桃树根腐病为毁灭性真菌病害,能造成根颈部和根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初期在根颈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病部皮层和木质部逐渐腐烂,有酒糟气味,菌丝大量发生后经8天~9天形成菌核,似油菜籽大小,淡黄色。下面的根系逐渐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脱落,树体萎蔫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在根部病组织皮层内越冬或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病组织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病根和土壤中的病菌是第2年的主要侵染源。翌年4月开始发病,高温高湿季节发病,由病残体传播,经接触传染。

发病原因

浇水过多,果园积水,施肥距主根较近或施肥量大,翻地时造成大的根系损伤,栽植过深,土壤板结,挂果量大,土壤养分不足,栽植时苗木带菌,这些情况都容易引发根腐病。

防治措施

⑴实行高垄栽培,合理排水、灌水,保证果园无积水。及时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⑵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促进根系生长。

⑶科学施肥,合理耕作,避免肥害和大的根系损伤。

⑷控制负载量,增强树势。

⑸把好苗木检疫关。

⑹化学防治。树盘施药在6月中下旬进行,可用80%代森锌200~4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时,将根颈部的土壤挖开,仔细刮除病部及少许健康组织,用0.1%升汞消毒后,涂1:0.5:10的波尔多液浆,15天后换新土盖上。刮除的创面较大时,要涂蜡保护,并追施腐熟粪水,以恢复树势。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