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桃树流胶病正当时

浏览次数:15

发病症状

桃树流胶病主要发生于枝干,尤以主干、主枝分叉处及伤口部位最常见。发病初期,病部膨胀,然后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逐渐变成晶莹、柔软的褐色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严重的树干布满胶质块,树皮开裂,易遭其他病菌危害。随着树龄加大,流胶量增加,树势不断衰弱,叶片黄化,严重时甚至枯死。树皮没有损伤的只能看到球状膨大。发病初期病部稍凹陷,可见米粒大小流胶,胶点初为淡黄色,渐变褐色、棕褐色至黑色,胶点下树皮组织腐烂,呈黄褐色。随病害发展,流胶点增多、增大,严重时树干遍体流胶,当病斑扩展包围主干时,病树会很快枯死。

防治措施

加强桃树养护管理。桃树耐干旱,适宜在沙质散松土壤中种植。增加有机质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应掺入粗沙,排除渍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刮疤涂药。桃树发芽前后刮除病斑,然后涂抹杀菌剂,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剂402的1000倍液涂抹病斑,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或涂抹病芽,杀灭病菌,减少侵染源,或者在春季发芽前,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份、加半腐熟的鸡粪30份、黄泥10份、水40份,调成稠糊状涂抹刮除病皮后的枝干至根颈部,可保证3-5年不复发,成本低,效果好。

药剂防治。一是早春萌动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消灭越冬后的病原。每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隔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在桃树休眠期用利刀刮除病斑及其周围少量健康组织,或沿主干在病部纵划数刀,深达木质部,再涂上402抗菌剂100倍液。也可在刮除伤口处流胶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然后涂接蜡加以保护。接蜡配制方法是:用松香3份、石蜡1份、畜油1份,熔化均匀后即成。(惠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