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瘿螨的防治技术

浏览次数:5

荔枝瘿螨又名荔枝瘿壁虱、荔枝毛蜘蛛,被害叶称毛毡病。为害荔枝、龙眼。成螨、若螨均为害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吸食液汁。被害的叶片,在背面先出现黄绿色的斑块,害斑凹陷,正面突起,凹陷处长出浓密的绒毛,状似毛毡,即所谓虫瘿。被害叶表面扭曲不平,甚至枯干凋落。花器受害后畸形膨大成簇,不会结实。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0多代,以成螨和若螨在虫瘿绒毛间越冬。5-6月虫口密度最大,一年中这一时期受害较为严重。被害处叶面突出,被害花穗花器膨大如倒钟成簇。虫瘿生长半年以内,虫口密度最高。瘿螨生活在虫瘿绒毛间,阳光照射或雨水侵袭之际较活跃,在绒毛间上下蠕动。产卵在绒毛基部。瘿螨喜欢荫蔽,树冠稠密,光照不良的环境,树冠下部和内部,虫口密度较大,叶片上则以叶背居多。瘿螨可借苗木、昆虫、器械和风力传播蔓延。荔枝、龙眼的育苗多采取高空压条繁殖,因此苗木是瘿螨借以传播的主要途径。

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叶。2.在2-3月花穗和叶上初形成虫瘿之际,喷洒波美0.2度石硫合剂,也可用50%敌敌畏乳剂、40%乐果乳剂和水的混合液(其比例按1:1:2000)。3.调运苗木时,要检查摘除虫叶,以防虫害传到新区。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