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会有黑色霉层

浏览次数:11

梨黑星病也叫梨疮痂病、梨斑病,各梨产区均有发生,落花至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是梨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可以侵染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以叶片、叶柄、果实等受害最重。叶片发病时,先在叶背面的主脉和支脉之间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不久在其对应的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整张叶背布满黑色霉层,叶片枯黄、易早期脱落。叶柄发病,出现长圆形凹陷病斑,有黑色霉层,严重时叶柄变黑,叶片枯黄、脱落。幼果染病,果柄或果面出现淡黄色园斑,扩大后病斑凹陷,斑上布满黑霉,致果实畸形、龟裂、甚至脱落。成果期染病,病斑凹陷,淡黄绿色,上生稀疏霉层,表面木栓化、易开裂。新梢染病,生椭圆形淡黄色斑,后叶变红、黄、干枯、不易脱落。

该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芽鳞片上越冬,来年春天发芽时借雨水传播,对叶片和果实造成初侵染。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雨季后,叶、果发病严重。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近成熟果发病重。分生孢子形成温度12~20℃,适温为16℃。降雨偏早、雨量较大、树势衰弱、地势低洼、树冠郁闭、通风较差、以及上年发病较重、菌源较多等条件下均利于该病较重发生。

防治办法:

1.结合冬剪及时清除园内病叶、病枝、病果等病株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2.芽萌动前及时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铲除越冬菌源。

3.落花后喷雾防治:40%氟硅唑乳油7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500倍液。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