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西瓜枯萎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1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为西瓜尖镰孢菌。近年来田间发病严重,特别是连作地或遇连阴雨天气,极易发生此病,并在坐瓜期迅速蔓延,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一、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发病初期叶片从老叶向前端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植株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状物。

生产上遇有日照少、连阴雨天、降雨量大及土壤黏重、地势低、排水不良、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发病较重。此外,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或土壤中含钙量高,黄守瓜及地下害虫为害重,均易诱发此病。

二、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2.化学防治。尚未发病时,于坐瓜初期开始喷洒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60升,隔10天左右喷1次,共防2~3次。喷药须在晴天下午,以防灼伤叶片。出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病穴及周围植株用25.9%抗枯灵水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75%治萎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4~0.5升。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