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和食用菌如何实现套种

浏览次数:9

基础设备草莓架高约1米、长5.6米、宽约0.35米,在草莓架下码放一层墙砖,砖缝1~2厘米,之后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装置喷水设备,选用4方向滴头,间隔1.2米,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应以间隔地上5~8厘米为宜。

菌袋制作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早30天出产菌袋,要求菌袋标准为22厘米×48厘米,合适的品种有平菇、姬菇及杏鲍菇等,一般以培养平菇为主。

菌袋入棚将发满菌的菌袋按墙式培养法码放于草莓架下,棚室标准为50米×8米,架子标准为5.6米×1米×0.35米,每个棚室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码放3层,可码放100个菌棒,每个棚室可培养4600个菌棒。

出菇管理温度:合适温度为7℃~22℃。

湿度:食用菌现蕾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2%~95%。现蕾后将封口处报纸揭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每天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多进行屡次喷水,一般每天每次喷3~5分钟。

光照:食用菌子实体的构成一定要有光线影响,光线通常以能看报纸即可。

换气:在子实体构成和生长发育阶段,要加强通风换气,添加氧气。冷天则在上午10点后和午后通风,保持少量多次的通风准则,同时与喷水相结合,坚持出菇环境的相对稳定。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