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防治并不难

浏览次数:26

草莓根腐病主要为害根系,发病初期先从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初期根部出现浅红色或褐色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深呈暗褐色。随病害发展,全部根系迅速坏死变褐;地上部分外叶叶缘先发黄,部分叶片变褐、坏死至卷缩,病株表现缺水状,逐渐向心叶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种植草莓5年以内的地块根腐病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种植在5年特别是10年以上的老棚草莓根腐病尤为严重,产量也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正常植株根系明显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后,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水肥能力下降,直接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枯黄。防治方法合理轮作,清理田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在大棚闲置期间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每亩使用石灰氮120公斤,覆膜浇水后盖严后持续闷棚达25天以上,可有效地对杀灭土壤病菌和虫卵。高垄地膜栽培,科学浇水施肥根腐病与棚内湿度过大或一次浇水过多有直接关系。为降低棚内湿度,宜采取高垄覆膜栽培,做到膜下浇水并小水勤浇,有条件的最好采取滴灌方式。给草莓选用基肥时,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加生物有机肥的用量,并深翻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缓冲力。药剂防治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定植缓苗期和开花前分别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至800倍液+普利登鱼蛋白300倍液,也可于定植后用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恶霉灵800倍液灌根,对早期预防根腐病效果明显。对当前已发生根腐病的大棚草莓,应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甲霜·恶霉灵1500倍液+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灌根。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