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还是白粉病怎么来分辨

浏览次数:4

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是葡萄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农业生产中很容易被混淆,从而出现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

两种病害的具体危害:

霜霉病可以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和来年产量。病害还容易使新梢生长不充实,容易受冻害,引起越冬芽的枯死。白粉病果梗,穗梗受害,容易折断。果实停止生长,有时候会变畸形。

两种病害对葡萄危害很大,因此区分两种病害十分重要。

两种病害的简单区分:

1.霜霉病主要传播方式是水,适宜温度18℃~24℃。因此在多雨、潮湿、冷凉的天气下,容易发生;白粉病主要传播方式是风,适宜温度在29℃~35℃,因此在干旱、闷热的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2.霜霉病感染叶片,但是不会影响叶脉,因此叶脉清晰可见;白粉病会感染叶脉和叶肉。

3.霜霉病主要是通过气孔侵染叶片,因此一般在叶片背面看到症状;白粉病在叶片正面看到病症。

4.霜霉病病菌孢子直立性比较强,颜色白;白粉病病菌孢子是淡黄色密布在叶片和果实上。

防治方法:

1.氮肥过量,枝条徒长,植株更容易感染病害,因此需要合理用氮肥。

2.增加钙的使用。细胞液中钙或钾比例高,葡萄的抗病能力会提升。

3.做好清园工作,霜霉病严重的萌芽前可以考虑使用波尔多液;白粉病严重萌芽前可以使用石硫合剂。

4.霜霉病生长季节可以使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等;白粉病考虑甲基托不津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等;如果混合感染,可以考虑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等。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