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成熟期遇雨需防白腐病

浏览次数:6

白腐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老葡萄园在葡萄即将成熟时遇连续阴雨天气发病重,常造成较大的损失。

葡萄白腐病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主要危害果穗和新稍,果实进入成熟期更易感病。果穗发病,多在近地面的果穗发生,染病后先在穗轴或果梗上出现浅褐色腐烂斑,病部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使果穗全部腐烂,震动发病果穗果粒脱落。新梢发病,病斑初呈水浸状淡褐色椭圆形,随着病斑扩展,表皮变褐色,病部常裂成乱麻状,中部缢缩,有时病健交界处由于养分运输受阻,往往变粗或呈瘤状。叶片发病,多在叶尖处发生,形成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易破碎。

防治葡萄白腐病,应加强栽培管理。彻底清扫果园,减少病源;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结果部位,及时摘心、打副梢,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开花后对果穗套袋,避免病菌侵入;及时剪除病果和病枝,并集中深埋。药剂防治从7月中下旬开始,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防治3次,对白腐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