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小麦病虫害防控措施

浏览次数:9

当前,随着气温不断回升,小麦病虫害也陆续进入为害季。以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红蜘蛛为主防对象,兼防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

防治条锈病。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当田间发现条锈病单片病叶,对发病点10米半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对中心50米半径的区域进行喷药防治,打点保面,封锁菌源。当发病中心快速增加,呈现流行态势时,立即以发病中心向外延2公里,划为应急防控区域,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控制病原菌向外扩散蔓延。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0.5%—1%时,快速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做到防治全覆盖。药剂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三唑酮、氰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

防治茎基腐病。春季最佳防治时期在返青至拔节前,与麦田化学除草窗口期基本吻合。当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达5%时,可结合麦田化除开展防控,将除草剂与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丙硫唑、叶菌唑,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氰烯·己唑醇等杀菌剂混配,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防治,也可加入植物免疫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一次施药,防逆抗冻,除草防病。

防治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噻呋酰胺等药剂对准小麦茎基部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病叶率达10%时,结合条锈病防治兼治白粉病。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