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期

浏览次数:9

油菜后期出现死秆,其实是油菜菌核病危害所致。油菜菌核病是油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油菜遭受该病侵染后,致使生长后期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导致油菜提前死秆、提前成熟落粒,并且角果减少、减小,千粒重下降,产量大减。油菜菌核病只可提前预防,春季油菜花期是防治菌核病的关键时期,油菜初花期及时开展春季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对确保油菜丰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治时机

油菜菌核病隐蔽性比较强,初花期是菌核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提高菌核病防治效果,建议实行两次喷药防治,在油菜初花期进行第一次用药,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在油菜盛花期进行第二次用药,阻断花瓣接触侵染。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摘除“三叶”,及时摘除下部“老、黄、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销毁,以压低菌源基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开沟排湿,降低田间湿度,以降低子囊盘存活条件;早春进行中耕除草、壅土等措施破坏菌核萌发和子囊盘,减少侵染源。

化学防治。油菜初花期,每亩选用40%菌核净120克(或43%戊唑醇20克、50%腐霉利100克、25%咪鲜胺乳油50克、80%多菌灵超微粉100克),每亩加入硼砂100克、芸苔素5克兑水10千克机动喷雾或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隔7—10天进行二次防治。若田间蚜虫较重,配药时可加入适量的吡虫啉或噻虫嗪等内吸杀虫剂。喷药时对准油菜苔及茎秆、枝叉部位喷雾,确保防治效果;同时,喷药时还要对油菜田的田埂、地头均要喷到药液,以杀死子囊盘,减少病害侵染机会。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