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西葫芦病毒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2

一、发病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症状有花叶型、黄化皱缩型两种,有时同一株上两种类型同时出现。

1、花叶型嫩叶上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后表现为花叶,有深绿色疱斑,严重时顶叶呈鸡爪状。发病早的可引起全株萎蔫,不结瓜或果实畸形。

2、黄化皱缩型植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有浓绿色皱纹,继而叶片黄化,皱缩下卷,或出现小叶蕨叶,植株节间缩短、矮化。病株后期花冠扭曲畸形、色深,雌蕊柱头变短、扭曲,不结瓜或果实小,果面出现暗绿色斑点、条斑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中后期有的病瓜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

二、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耐病品种。

2、种子消毒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种子水分含量在10%以下,可进行70℃干热处理种子72小时。

3、培育无病壮苗无病土育苗,育苗时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苗期加强管理,每10天喷一次5ml/L的a-萘乙酸水剂或多微高效复合肥或芸苔素等,连喷2-3次。

4、防治蚜虫苗床和棚室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阻止蚜虫迁入,也可采用黄板诱蚜。苗期生长期蚜虫点片发生时,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3000倍液,及时喷雾灭蚜。

5、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10%混合脂肪酸水剂1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0.5%的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防治2-3次,有一定防治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