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灰霉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4

1、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被害花和果实初期呈水渍状,后逐渐软化,患病部位表面长满灰绿色霉状物。

最终导致花和果实腐烂。后期患病部有时还长出黑色菌核。

2、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湿低温条件,最适温度在18-2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弱光,适宜发病。保护地栽培,冬春连阴天多,气温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故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

(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

(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