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植的关键技术

浏览次数:5

品种选择

秋季温度高,降雨多,病虫为害严重,因此在选择西葫芦品种时一定要选择耐高温、抗病毒病好、易坐果、产量高的品种,如碧玉、碧浪等品种。

适期播种

秋季,适宜西葫芦的生长季节短,前期气温高,潮湿,植株易徒长和染病,而后期气温迅速下降,对生长不利。所以适宜的播种期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前期温度过高,当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可在大棚上加盖遮阳网。后期温度迅速降低,当夜间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要加盖棚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

水肥管理西葫芦容易徒长,坐果前一般不浇水。当田间70%以上植株都已经结瓜,根瓜长至5厘米左右时,浇一次膨瓜水,并追施1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以后每采收一次,要结合浇水,追施一次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后期浇水追肥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

化学控旺苗期温度高,易徒长,要采用化学控制,在1叶、3叶期各喷1次50%的矮壮素2500倍液,可有效防止徒长,促进雌花分化。

保花保果当幼瓜的雌花开放时,可用50毫克~100毫克/千克的2.4-D或10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涂抹雌花的柱头及花冠基部。在溶液中加入0.1%的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既可防止化瓜,又可预防灰霉病发生。

适时采收

开花后10天~12天,当根瓜达到250克时,即可采收。

病虫害防治

西葫芦的主要病虫害是烟粉虱和病毒病,病毒病是由烟粉虱为害传播病毒引起的。因此,防治这两种病虫最有效的方法是,播种前用60%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药剂,按照药种比1:300拌种,可有效防止烟粉虱的为害和病毒病的发生,有效期可达80天。(刘丽峰)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