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韭菜干尖原因及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11

“干尖”是保护地韭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保护地韭菜“干尖”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⑴有害气体危害。施用碳酸氢铵或未腐熟的有机肥,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通风,易出现韭菜“干尖”现象。⑵高温危害。保护地韭菜长时间生长在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又未及时降温调控,加上空气干燥,易造成韭菜干尖枯黄。⑶施用肥料过多,土壤酸化。如大量施用酸性肥料,会导致土壤酸性过大,造成韭菜干尖。⑷通风不当。由于通风不当造成“闪苗”。⑸土壤干旱。土壤过度干旱也会导致“干尖”的发生。⑹用药不当。初冬发芽期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易导致韭菜叶尖干枯。

针对韭菜“干尖”发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防治:⑴尽量少施用含氨肥料,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如果施用,要及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防止气害。⑵避免过量施用酸性肥料,防止土壤酸化;对于酸性过大的土壤,可撒石灰进行调节。⑶及时降温和适时浇水,并补充氮肥,以增强韭菜的耐热能力。⑷控制用药量,尽量少用含锰的农药,使用药剂最好避开韭菜出芽时期,防止韭芽受到药剂伤害。(柳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