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豇豆落花落荚

浏览次数:6

眼下,正是温室豇豆盛产季节。由于豇豆生长期短,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易落花落荚,造成减产。现从四个方面分析造成豇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供菜农朋友在生产中注意和参考:

原因分析

温度不适引起的落花落荚豇豆是喜温耐热的作物,尤其是对低温反应敏感,低于10℃以下生长受阻,5℃以下受害。植株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之间,也可在短期内适应30℃~40℃的高温。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高于35℃以上结荚能力下降,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易造成落花落荚。

旱涝不均引起的落花落荚豇豆在初花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分过大,极易造成徒长,引起落花。结荚期则需大量的水分,若此时高温干旱,容易造成落花落荚。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不利于根系和根瘤生长,造成沤根、烂根,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导致落花落荚。一般豇豆在生长期间需要的空气湿度为55%~60%之间。

植株徒长引起的落花落荚豇豆在生长前期受室内高温的影响,易引发植株徒长,如果前期不注意控制,植株生长迅速,易造成植株的碳氮比失调,养分不能均衡供应,使叶与花之间,花与花之间,果荚与果荚之间争夺养分,导致落花落荚。在管理上,前期应适当控水控肥,采取“前控后促”的管理模式,到植株开花结荚后就应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若此时植株生长状况差,营养不良,不能满足茎叶对养分的需求,也容易发生落花落荚。

病虫害引起落花落荚豇豆在整个生育期,虽然成荚率不高,但其花序和花蕾较多,在花期最易遭受的虫害是豇豆螟。豇豆螟主要危害花和荚,一旦受害,即引起大量落花落荚。另外,豇豆锈病,对叶片损害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容易引起落花落荚。

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造成豇豆落花落荚的原因较多,应区别对待,对症防治,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对因高温而引起的落花落荚应科学掌控温度,使温度尽量控制在25℃~28℃之间;对因土壤板结,造成的根部沤根、烂根,可结合追肥每亩用免深耕1~2公斤随水与肥料一起冲施,以加深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

2.防治豇豆锈病,可用普星1000~1200倍液加3000倍液硕丰481;防治豇豆螟应掌握在上午10点前喷药,在豇豆花正处在开放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用漩星(甲维、三唑磷),每亩用40~60毫升。豇豆喜欢硼肥,可以结合叶面追肥,喷施速效硼1000~1500倍液另加3000倍液天然芸薹素内酯—硕丰481,对保花保荚,提高豇豆产量效果十分明显。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