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锈病发病症状及防治办法

浏览次数:4

发病症状

豇豆锈病主要为害豇豆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及豆荚。生产上,要多观察,一般多从较老的叶片开始发病,先出现稍微隆起的黄白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晕圈的红褐色脓疱。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收荚期缩短。随着植株衰老或天气转凉,叶片上形成黑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偶尔在叶片正面产生栗褐色粒点,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的疱斑。茎蔓、叶柄及豆荚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豆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

发病条件

病菌附着于病残体,借气流传播。适宜发病温度为21℃~32℃,最适发病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95%以上。高温、高湿有利于豇豆锈病发生,田间积水、夜间积露、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差等均能使病害加重。

防治办法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种植地区的种植习惯,选用抗病性强的种植品种。

种植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豇豆。

控制湿度雨后及时排水排湿,特别在病害易发期,设施栽培地块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合理布局秋豇豆最好远离夏豇豆地种植,防止相互传播病害。

合理施肥多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及时摘除中心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做深埋处理。

实行轮作春秋茬豇豆地要隔离,避免连作;实行与叶菜类、瓜类等非豆科蔬菜轮作。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

(来源:陕西农村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