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病毒病防治办法

浏览次数:2

一、症状该病主要在叶片上表现症状。最初嫩叶出现明脉,失绿或皱缩。新长出的嫩叶呈花叶,嫩绿部分凹凸不平,叶片向下弯曲或叶肉、叶脉坏死。有的品种感病后叶片畸形,部分植株矮缩,造成开花推迟或落花落果。植株矮化,生长不良,花器变形,结荚明显减少,有的病株还会黄化。发病适温为20~25℃,当气温高于25℃摄氏度时,即表现隐症,若光照时间长,强度高,症状表现为明显的重花叶、植株矮化和卷叶。此外,土壤缺肥,植株生长期长期缺水、干旱,蚜虫发生多,往往发病重。二、防治办法1.选择无病种子播种,适当早播,避开发病高发。豇豆最好与小白菜等间作套作并适当密植;苗期注意浅中耕,最好搭架栽培,开花结荚期要适量勤浇水;雨季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有条件的可适当覆盖防虫网。2.及时防蚜,防止田间传播蔓延。可选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1500~2000倍,25%噻虫嗪2000~3000倍或1%印楝素水剂800~1200倍喷雾。高温季节蚜虫繁殖率高,完成一代的历期短,田间世代重叠明显,喷药间隔期应缩短为3~5天一次,连喷3次效果才好。3.早期防病可选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500~700倍,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1%的抗毒剂一号水剂300倍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喷雾,可缓解病情。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