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干烧心病的防控措施

浏览次数:22

大白菜发生干烧心后失去了商品价值,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一般田间病株率为10%―20%,严重时高达50%,极大地挫伤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有效防控该病发生,减少损失,必须准确判断致病原因,仔细调查田间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认真分析病害的发生规律,是否哪一个生产管理环节农事操作不当,或是因土壤中缺乏某种矿物质而导致病害发生,探明病因后相应制定出具体管理措施。大白菜干烧心属生理性病害,田间症状表现:菜球顶部叶片边缘向外反卷,叶缘干枯黄化,菜球内部的叶片变干、黄化,失去商品价值。致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土壤中缺乏可溶性钙,导致营养失调所引起。二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活性锰影响钙的吸收。三是由于浇水不均衡、施肥不合理,植株生理功能失调,不能将钙素营养输送到正在生长的叶尖部引起。为减轻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除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期播种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注重茬口选择,在种植大白菜时,尽量避免与需钙量大的甘蓝、番茄等作物连作。

第二:大白菜生育期水分供应要均匀,浇灌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切忌大水漫灌,以免田间受涝影响根系呼吸,抑制根系对钙素营养的吸收。

第三:科学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酸性土壤应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氮、磷、钾肥要合理追施,根据不同作物所需营养特点,按比例搭配施用。

第四:及时补充钙素营养,可叶面喷施钙素肥料,促进大白菜生长、改善品质,控制大白菜干烧心的发生。大白菜莲座期,每间隔7-10天向心叶喷布350倍氯化钙液和50ppm萘乙酸混合液或1%的过磷酸钙溶液50公斤。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