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黄瓜病毒病 这套方法一定要知道

浏览次数:8

病毒病为系统性侵染的病害。病毒病的病原在植株体内进行复制和增殖,并可残存于植株多个器官,可以通过种子或其他繁殖器官、嫁接操作、汁液或昆虫(粉虱、蚜虫、蓟马等)等多种方式传播。

高温干旱天气、棚室周围杂草丛生、肥水供应不足等不良条件下,发病严重。再者,黄瓜疏叶、落蔓、去除雄花、连续摘瓜等操作,很容易造成伤口,利于病毒通过汁液传播,所以也应该引起重视。

明确了病毒病传播的途径,才能在防治时,做到一个“早”字。当病毒病发生后,其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生产管理过程中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毒品种。综合产量、品质、抗病性等多方面因素,建议选择抗病毒品种。

2.嫁接过程中,注意刀具的消毒。在进行嫁接操作时,使用的刀具和相关器械等要及时消毒处理。

3.加强田间管理。高温季节注意采取遮阴降温,适当喷水等措施,低温低温季节做好保温和营养供应,创造适宜植株生长的良好条件。再者,注意棚室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棚室周围的杂草,清理掉传毒昆虫的藏身之所。

4.药物防治。对于一些容易发病的蔬菜种类如西红柿、甜椒、无刺小黄瓜等,在防治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病前,及早喷洒药物防治;适时叶部补充营养,满足植株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病毒病防治过程中,一般坚持“防病先治虫”的原则,所以要注意杀灭烟粉虱、蚜虫、蓟马等传毒昆虫。多方面着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正确认识和区分病毒病,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来源:北方蔬菜报种植宝典)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