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虱这样防治效果好

浏览次数:5

白粉虱又称白飞虱、小白蛾子,是黄瓜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在夏秋季发生严重,常常暴发成灾。白粉虱发生规律是什么,又该如何防治。

危害特点

白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叶片被侵害后,出现褪绿、变黄、甚至枯死,白粉虱排泄的粪便附着在叶片、果实表面,引发煤污病,造成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果实品质下降。白粉虱在危害叶片的同时,还可传播多种病毒,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发生规律

白粉虱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白粉虱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摄氏度~21摄氏度,在温室条件下完成1代需要30天左右,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条件下,完成一代只需20天。成虫活动最适温度为25摄氏度~30摄氏度,因此,夏秋季发生和繁殖最严重。进入秋季,多代成虫混发,常常暴发成灾。

防治方法

培育无虫苗把育苗和温室生产分开。育苗时,苗床加盖防虫网,防止成虫进入危害,移栽前可用硫磺熏棚,彻底杀灭棚内害虫,风口用60目防虫网隔离,控制外来虫源进入。

诱杀成虫采用挂黄板诱杀或架黄盆诱杀。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套上塑料膜外涂机油或黏虫胶,挂在棚室内诱杀成虫,并定期更换塑料膜和涂黏虫胶。也可用黄盆盛清水,内放一定量洗衣粉,支放在田间,高度略低于植株生长点,诱杀成虫。注意定期清除表面漂浮的成虫和换水。

生物防治保护地内白粉虱成虫低于每百株50头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00头~500头,10天左右放1次,连续放蜂3次~4次,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增长,寄生率可达75%以上。放蜂期间可施用17%氟吡呋喃酮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不仅防治白粉虱的成虫、若虫和卵,还不影响丽蚜小蜂的生长繁殖。

药剂防治由于白粉虱世代重叠,各种虫态同时存在,目前尚无兼杀所有虫态的药剂。一种药剂防治需连续几次,并根据各虫态垂直分布规律重点针对相应虫态,以确保防治效果。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30%吡丙·呋虫胺可溶液剂2000倍~3000倍液、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等药剂,对全株茎叶均匀喷雾,每7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几种药剂要轮换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郭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