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苗期为何“小黄点”屡治不止

浏览次数:6

“小黄点”是黄瓜靶斑病的俗称,菜农对其发病症状都很熟悉。但是当前天气多变,阴雨天气多,温暖潮湿的棚室环境非常利于靶斑病的发生。那么,对于苗期的靶斑病,为何难防治呢?

环境调控做到位。靶斑病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管理中提前调控好棚内温湿度,可大大降低靶斑病发病几率。春季昼夜温差大,冷空气及阴雨天气较多,棚室放风时间短,很容易导致棚内湿度大。建议加强温湿度调控,根据天气变化勤放风,并在操作行铺设稻壳或秸秆等有机物进行吸湿,尽可能降低棚内湿度,创造不利于发病的棚室环境。

发病后及时用药。研究表明,在高湿条件下,黄瓜靶斑病病原菌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然后随气流传播扩散到健康叶片上进行再侵染,使得病害扩展迅速。建议菜农在平时注意提前用药,发病前可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如选择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提前预防靶斑病发生。

轮换用药效果好。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靶斑病病原菌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一般同一种药剂连续使用3次就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增加,所以发病后要尽可能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和使用复配药剂。

因黄瓜植株正处苗期,用药应适当延长间隔期,同时不要复配太多药剂。建议选择腈菌唑、啶酰菌胺、氟菌·肟菌酯、氟菌·戊唑醇等药剂,喷药时要喷洒均匀,利于叶片吸收,防治效果好。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哪种药剂,一定不要觉得这个药剂使用效果好,就一直使用,否则抗药性会很快产生,从而降低用药效果。

(果志华)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