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棚室黄瓜严防霜霉病

浏览次数:4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侵害黄瓜的功能叶片,传播速度很快,对生产危害大,严重的甚至毁种。具体防治措施为:

1.严格控制温湿度。在白天7~13时闭棚升温,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到25℃~30℃,超过33℃开小缝放风,使相对湿度逐渐下降至75%左右。13~18时开大缝放风,降温排湿,保持棚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低于70%,不适合霜霉病发生。18~0时棚内相对湿度逐渐上升至80%,温度逐渐下降到15℃~20℃,病菌发生缓慢。从午夜0时到次日早晨8时棚室内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但因温度下降到10℃~13℃,此时也不适合病菌侵染。采用上述方法即可有效阻断病菌侵染。

2.高温闷棚。在高温杀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前一天对黄瓜浇一次水,第二天封闭棚室,棚内挂上温度计。利用晴天中午太阳能升温,在短时间内升至44℃~45℃,保持2小时,然后缓慢放风将温度降到正常室温。

3.发现中心病株及时销毁,控制病源扩散。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结瓜后打底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在结瓜盛期,即24~25片叶后摘顶,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长势弱,营养不足,植株体内氮、糖含量下降,容易诱发霜霉病,可叶面喷施营养液补充营养。

4.药剂防治。霜霉病可用1∶0.5∶240倍波尔多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霉多克600倍液或安泰生6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3~5次。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