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传染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9

部分温室番茄发生了晚疫病,多数从叶片浸染、茎秆发黑,少数发展到果实染病,有的温室发病严重,几乎全棚染病,大大降低种植效益。因此,提醒菜农早预防。

症状表现

晚疫病是真菌性病害,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和茎秆受害较为常见,幼苗染病,病斑从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后至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

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病斑褐色,没有具体的形状,湿度大时有白色霉层。

茎秆和果实染病呈黑褐色,果实稍凹陷,有不规则云纹,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呈现白色霉层,迅速腐烂。

预防措施

晚疫病具有传染性和爆发性,如果发现不及时,没有跟上治疗,往往出现毁灭性灾害,特别是温室内一旦有了病株,一定注意不要放大风,尤其不能形成穿堂风,否则会迅速发展到全温室,从而引起全温室植株染病、萎蔫,甚至死亡。

番茄晚疫病重在早发现,一旦发现,哪怕是发现一个病叶也要及时下“猛”药,所谓下“猛”药就需要用2种~3种防治晚疫病药的药剂,如:68%的精甲王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的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0%的氰霜唑悬浮剂复配,隔5天~7天喷一次,连喷两遍即可,如果遇到连阴天,用百菌清烟雾剂或喷粉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