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番茄斑枯病

浏览次数:16

番茄斑枯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危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保护地茄果类蔬菜上发生较重,果实受害造成品质严重下降,损失较大。番茄斑枯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叶正反面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稍凹陷,果实上散生黑色小斑点,直径2-3毫米,呈鱼眼状。严重时布满全叶,导致叶片褪绿变黄。气温在15℃以上,遇阴雨天气易发病。高温干旱不利于发病。

番茄斑枯病典型症状是病斑小,呈鱼眼状,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不同于斑点病和细菌性斑疹病症状。番茄斑点病典型症状是坏死斑呈灰黄色或黄褐色,有轮纹或边缘有黄色晕,潮湿时着生暗灰色霉层。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典型症状是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晕圈,叶缘和未成熟果实染病明显,潮湿冷凉、低温多雨、喷灌后有利于发病。

番茄斑枯病由番茄壳针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病菌发育适温22,-26°C,12℃以下或27℃以上不利于发病。高湿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内溢出,适宜相对湿度为92%~94%,达不到这个湿度时不发病。防治番茄斑枯病,应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4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连作大棚每亩施金微微生物菌剂30公斤,以改良土壤;用霜脲氰原药600倍液,或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与全溶性钙600--800倍液混用防治效果更好。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