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裂茎”是咋回事

浏览次数:21

一是与品种有关。不同莴笋品种表现出来的抗性不同。一般紫叶莴笋因其含水量大,产量高,较易裂口,而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

二是与水肥有关。一般是肥水供应不均,忽旱忽涝,裂口多。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另外,硼元素缺乏的情况下,莴笋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植株抗逆和抗病能力下降,肉质茎表易裂口。

三是与采收过晚有关。莴笋收获期过晚,易造成裂口出现,使得其品质下降。

预防莴笋裂茎的措施:⑴根据当地情况,莴笋栽培宜选择绿叶莴笋;⑵加强肥水管理。管理重点:当莴笋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其茎部开始膨大,应浇小水并追施芳润(20-10-30)速溶性肥每亩8-10公斤和叶面喷施多聚硼1500倍。注意这次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膨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芳润肥1-2次,喷施多聚硼1次,可预防茎部裂口出现。⑶适时收获。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不易出现茎裂。(赵君)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