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莴笋易开裂肥水预防要先行

浏览次数:18

越冬莴笋采收时,常发现茎部有许多的裂缝,影响商品性,重的伤口引发软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而变为黑褐色。

莴笋进入茎部肥大期,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才能促进嫩茎迅速肥大,但在茎部肥大后期,特别是接近采收期,因浇水过多,或连降大雨,茎的基部往往出现纵向裂口。

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天气或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接近采收期,嫩茎基部表皮已经硬化,这时遇到降雨或浇水过多,嫩茎内部增长快,产生膨压,外部已经硬化的表皮向内产生壁压,由于膨压大于壁压,而使嫩茎基部纵向产生裂口。同时又处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适合病原菌的繁殖与蔓延,所以容易发病。这种现象在雨水较多的春莴笋栽培中发生较为普遍。秋莴笋如果前期干旱长势不好,后期突遇降水或人为地大量浇水也易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莴笋茎干裂开以后,根治的措施比较困难,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越冬的莴笋翌年返青前期,对肥水管理要以控为主,使叶面积扩大、充实,为茎部肥大积累营养物质做准备。当进入莲坐期,叶数明显增多增大,心叶与莲坐叶平头时,莴笋茎部肥大加速,应勤施肥水,特别注意增加速效氮肥和钾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硫酸铵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追施1~2次大粪稀水,每次1000~1500公斤。但施肥要少,施得要勤,不可过晚。此时也是需水的关键时期,既不能使土壤干旱,否则,猛一浇水,莴笋茎因迅速吸水膨胀而产生裂口,也不可浇水过多过早,若浇得过多过早,容易使叶片徒长,幼叶生长不健壮。因此,水要少浇,浇水要匀,以防莴笋裂口。在接近采收期控制浇水,遇到降雨及时采收。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