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防治大姜钻心虫

浏览次数:10

钻心虫是大姜上最主要的虫害,又名姜螟、玉米螟,在山东地区一年可发生3代左右,对于大姜的生产危害极为严重。近期,随着夏季到来,钻心虫等也进入暴发期,提醒菜农防治要提早进行。

在生姜长到20厘米左右时,第一代钻心虫开始危害,初孵幼虫先为害嫩叶,至3龄开始蛀茎,多在2-3节处蛀入,常造成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第二代钻心虫蛀茎多从中、上部蛀入,尤以中部虫量为多。现在,姜田中螟虫多数是卵和1-2龄幼虫,还未进入茎秆中为害。钻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不利其发生,尤其当大姜植株长到50厘米时,姜田郁闭高湿的环境,导致虫害发生严重,所以对于钻心虫的防治应提早进行。

对于钻心虫的防治,可以通过在姜田周围种植诱杀作物来进行预防,钻心虫食性杂,除危害生姜外,还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根据这个特点,可有目的的在姜田周围栽植诱杀作物,待成虫产卵后,可进行药剂防治或拔除沤肥。同时注意姜田的种植密度,及时疏除田间的老叶、烂叶,降低田间湿度。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在螟虫未进入茎秆之前用药剂喷洒植株,可以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辛硫磷等进行叶面喷施,防治钻心虫进入茎秆为害,增加防治难度。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