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防姜瘟病

浏览次数:25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田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80%,甚至绝收。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可通过病姜、土壤及肥水传播。生产上应采取以农业技术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早加以防治。

1.实行轮作换茬。因姜瘟病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两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2-3年以上才可再种。种植生姜的前茬地应是新茬地或种植粮食作物、葱蒜茬等。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特别是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植生姜。

2.选留无病姜种并消毒。从无病姜地选择无病害、无虫害、无伤口,形状整齐、色泽光亮、肥大、芽口好的姜块做种。消毒前晾晒姜种1-2天,剔除肉质变褐变软的姜块。消毒可用20%龙克菌500倍液浸种15-30分钟,或用姜瘟宁3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及时用草木灰粘封姜块切块后形成的伤口,平地堆放,用草帘子或麻袋覆盖闷种6-12小时后再催芽播种。

3.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姜。种姜前平整田地,开好四周、行间排水沟,姜沟不宜过长,防止田间积水。

4.土壤消毒。可用20%龙克菌500倍液或姜瘟宁300倍液喷淋于姜种及周围土壤,直到喷湿为止。

5.科学运筹肥水。姜田所用肥料应保证无姜瘟病病菌,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在姜苗生长期间,可多次撒施草木灰,每次亩撒50公斤。姜田最好用井水灌溉。

6.及时处理病株。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连根拔除,连同病穴中的土壤一起清理出田外处理,并用石灰对病株穴周围土壤消毒,严禁把病株向水渠及水井中乱扔。

7.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0%龙克菌500倍液或姜瘟宁300倍液,对发病中心及周围的植株喷淋。每株一次用量250毫升,苗大时每株一次用量500毫升,每隔5-7天喷灌1次,连续灌3-4次。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