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绵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浏览次数:20

茄子绵疫病又叫烂茄、掉蛋、水烂,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地普遍发生。发病后蔓延极快,常造成整个果实腐烂脱落。据统计,因病烂果率可达30%-40%,重者可达50%-60%,严重影响茄子产量。绵疫病可发生在植株各个部位,但以果实发病最重。果实发病时,下部比中、上部严重,不分果实大小均可发病。发病初期,果面着生水渍状圆斑,以后逐渐扩大,最后遍及整个果面。病部稍凹陷,呈黄褐色至暗褐色。高湿时,病部产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状物,内部果肉变黑腐烂。病斑扩展到果面一半时,很易脱落,但幼果却不一定一烂即落。病果不论脱落与否,遇潮湿时都会在病斑表面长满白霉,最后干缩为黑褐色僵果,难以捡起。已被病菌侵染但尚未表现出症状的果实,采收后即很快腐烂。侵染到果柄和茎叶时,颜色变黑,产生白霉,直至死亡。防治茄子绵疫病应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护,双管齐下,防治并重。1.选用抗病品种。2.栽培时创造有利于茄子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侵染的环境条件,如高垄栽培、早摘病果、适时摘除黄叶、增施有机肥料等。3.实行轮作。最好与豆类蔬菜轮作。4.发病前后或浇水前后,每5-7天喷1次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也可用0.1%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0.4%尿素+0.25%细胞分裂素+0.3%DT杀菌剂混合液喷雾预防。5.绵疫病的主要侵染源是土壤中的病菌孢子,可在地面铺黑色或无色塑料薄膜,防止土壤中的病菌借棚膜滴水溅到茄子果实上。这种措施还可提高地温,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