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早春须防落花落果

浏览次数:10

早春季节(2-4月),大棚内温度经历了低温到后期的温度逐渐变高的过程,植株养分积累减少,生长发育加快,落花落果频繁,病虫害也时有发生,是棚茄较难管理的时期。按气温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棚内管理。

第一阶段。即2-3月,普遍气温较低、土表较干燥。此时应以保温防冻为主,要求棚温保持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施肥以叶面喷施和根部淋施为主,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此时是植株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

由于光照弱、营养不足、土壤干燥或过湿、温度过高过低,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等,都可引起落花落果。

防落素对嫩叶、嫩芽的药害较轻。常用喷花法,早期低温阶段用30-50毫克,兑水1公斤。随温度上升,使用浓度下降。

第二阶段。即4月份,气温逐渐上升,湿度多变,干湿交替,普遍表现为棚内湿度过大,应及时做好通风工作,降低棚内湿度和控制棚内温度过高,减少病害的发生。

及时施全肥和整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植株生长也逐渐加快,迫切需要养分肥料的补充,可由小到大,加大施肥量。一般每亩施尿素5-7公斤,每隔10天左右追施一次;还应喷施0.3-4.4%磷酸二氢钾或绿芬威1号或3号溶液3-4次。同时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后要通风换气,防止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对植株进行调整,保证最佳的结果株型。

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棚内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应使用粉尘剂或烟熏剂,减少棚内水分散发。地下害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剂1000倍液浇根,蚜虫、蓟马等可用“灭杀杀”烟剂闷棚烟熏。病害是灰霉病,用50%速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扑海因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防2-3次。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蓟马等用10%好年冬1000倍液或20%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

及时采收和追肥。采收应掌握“时间稍早、果实稍嫩”的原则,具体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环状带的宽窄变化而定,以白色环带较宽为宜(也称茄眼)。不仅能早上市,品质嫩,增加早期产量,还有利于后期幼果的生长,提高全期产量。(朱乃兵周其菊)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