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集街道鲍家楼周边多种植大龙长茄,现在棚内长茄多进入生长末期,有的已经开始拔园,只等着8月份的再定植生产,与之相对的是,长茄种苗的培育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该村专职育苗的李亭师傅告诉笔者:“由于常年种植大龙长茄,菜农们自己育苗的情况多了起来,但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种苗受损的情况颇多,茄子嫁接多采用劈接的方式,嫁接后的首要工作就是促进伤口愈合,促使幼苗快速缓棵,这时遮阴、通风很关键。”
棚内棚外两层网
遮阴以遮阳网为主,同时配合大棚降温剂、泼泥浆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避免因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供应上部叶片而导致幼苗受损死亡,如设棚内棚外两层网,遮阴效果更好。通风管理多注意
正常情况下,嫁接后的茄子种苗应放在遮阳网下,由弓子搭成的小弓棚内,覆上薄膜促进种苗缓棵。这种情况下,每天从10点半开始,只需扒开10厘米左右的风口,进行2至3次通风管理即可,此间注意通风时间不宜过长。
部分菜农在自家棚室育苗时,并没有使用小弓棚,只是简单的用薄膜覆盖住茄子幼苗,这样管理既容易因薄膜温度高灼伤幼苗,又增加了通风管理的难度。这时,通风管理要注意:不可一次性揭开薄膜,而应只揭开一角,通风10分钟左右,再按同样的步骤掀开其他角落的棚膜,一天也需要通风2至3次。
虽操作较为繁琐,但菜农朋友们千万不可忽视,以避免造成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