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及时防治菌核病

浏览次数:9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省农科院植保所专家任学祥告诉记者,目前惊蛰已过,随着气温回升,油菜正进入抽苔开花易感菌核病阶段,近期将进入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期。

要于油菜盛花初期,即主茎开花株率达80%左右时全面用药防治,对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隔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去年入冬以来,我省气温均偏高,近期降雨也较多,部分田块土壤墒情偏多,有利于菌核病发生,必须加强管理,适时喷施药肥。春季雨水较多,如果在油菜的花期连遇阴雨天气,会促使菌核病发生和流行蔓延,各地要抢抓晴好天气,及早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实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畅通。及时摘除植株下部黄老病叶带出田外,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倡药肥混喷,防早衰,增粒重,有蚜虫发生的田块可兼治蚜虫。可选用菌核净、腐霉利、啶酰菌胺、异菌脲、咪鲜胺等药剂,结合每亩用30克速效硼、6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喷施,间隔7~10天,连喷2次。由于油菜花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要用足水量,确保全面喷透,药后3小时内遇雨需做好补治工作。如果后期气候适宜,蚜虫危害可能加重发生,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等结合菌核病一并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