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油菜斑潜蝇

浏览次数:10

油菜斑潜蝇,别名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虫主要分布在台湾,是国内重要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偶而为害豌豆和番茄。每年2-6月进入发生盛期,4月达高峰,幼虫老熟后从为害处钻出,在叶表或潜入土中化蛹。幼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苗期甘蓝类、芥菜受害重。防治斑潜蝇,越早防治,效果越好。作为检疫性害虫,首先要严格执行检疫,严禁疫区蔬菜、花卉随意外调、外运。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地,清除田间病残体,可以杀死一部分越冬蛹,减少虫源基数。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通过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潜蝇茧蜂等寄生蜂,这三种寄生蜂对斑潜蝇寄生率较高。

最后就是药剂防治。可用昆虫生长调节剂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对潜蝇科成虫具不孕作用,用药后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孵化幼虫多死亡。提倡施用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0%烟碱乳油1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000倍液、40%仲丁威·稻丰散乳油600-800倍液,在发生高峰期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没有上述药剂应急时可选用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8%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掌握在发生高峰期5-7天喷1次,连续2-3次。防治该虫应选8-10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是喷药最有利时机。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