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品种秦优7号

浏览次数:8

一、品种介绍:秦优7号1997-1999年参加预备试验,每亩平均产量247.5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4.59%;2000-2004年先后参加陕西省、全国黄淮海区、长江下游区、长江中游区、湖北省各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平均每亩产量177.65公斤,较对照(秦油二号和中油821)平均增产6.37%;2002年和2003年两年在陕、皖、苏、鄂、赣等省试验、示范面积2800hm2,据收集到的287个试点统计,平均每亩产量195.94公斤,比对照增产12.09%。一般每亩产量水平200-250公斤,最高每亩产量达333.3公斤。

秦优7号,甘蓝型,弱冬性,在每亩1.2万株密度下,株高165-18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5-9.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85-345个,每角粒数23-26粒,千粒重3-3.2克。全生育期在陕西关中东部和黄淮流域为240天左右,比对照秦油2号早熟2天;在陕南和长江流域为210天左右,较对照中油821晚熟1-2天。

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抗菌核病鉴定报告,秦优7号抗病水平与抗病品种中油821相当或稍高。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区试中抽样检测:秦优7号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22.56μmol/g(饼),含油量43.22%,较对照增加2-3个百分点,属高油分双低油菜品种。二、适用区域:黄淮、长江流域(两熟区)冬油菜区,陕西关中和陕南油菜产区。三、联系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通讯地址: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联系人:李殿荣电话:0913-3641288邮编:715105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