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雨山区春后油菜、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浏览次数:9

油菜:

油菜是我区最大宗的午季作物,产量高低对农民午季收入有一定影响,春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1、清沟排水,防止渍害:本地春后一般雨水较多,易造成油菜渍害,加重菌核病发生危害。雨后要及时清理三沟,降低地下水位,调节土壤湿度,促进根系生长。2、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病害,由于气候的特殊性,近年来该病时有重发,为提高防治效果,应改过去达标防治为定期喷药防治,即油菜90%主茎开花为第一次用药时期,本地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对易感病品种如德油5号一周后需再治一次。防治方法为亩用25%使百克乳油45毫升或50%禾多收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小麦:

1、科学追肥:本地3月中旬前后,趁雨后撒施拔节肥,施肥量,亩施尿素8~10公斤。有关试验、示范数据表明,本次追肥增产、增效显著,希望农民朋友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并注意早施。

2、春季化除:春后部分阔叶杂草较多的麦田,在小麦拔节前要进行除草,一般亩用20%2甲4氯150毫升--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化除,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需另加20%使它隆乳油25毫升即可。

3、清沟降渍:本地小麦生长中后期,雨水一般偏多,土壤湿度过大,透气性差,易造成小麦早衰和加重病害发生,雨后要及早清沟理墒,防涝降渍。

4、防治病虫害: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赤霉病等,低洼田块纹枯病一般较重,需用药防治,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兑水50公斤喷雾即可。

小麦赤霉病,一般视小麦扬花期雨水多少而发生程度不同,雨日多时发生重,一般在小麦花期进行防治,需亩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克或40%多菌灵悬剂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