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棉花所郑曙峰副研究员介绍,农户当务之急要开通棉田配套“三沟”,做到畦沟、腰沟、围沟等沟沟相通,利于排灌。同时要抓紧洗苗,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在雨停后两到三天,畦土稍爽干,倒伏棉株要及时扶正。田间积水排除后一周内,应及时松土壅根,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根系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突击补肥,补充营养,水伤肥补,是多年积累的抗灾成功经验。棉花根系受涝后损伤,吸肥能力差,同时大雨、暴雨造成土壤肥料流失严重,退水后,棉花自身也将进入需肥高峰期。因此,突击补肥,补充营养是灾后补救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农户可亩施尿素5—10公斤,三元复合肥10公斤左右,或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利于棉株快速恢复。
记者了解到,棉花植株根系强大,无限生长,补偿能力强。只要水淹没有过顶,水退后棉株没有死亡,灾后实施科学管理,棉田仍可取得好的收成。宿松县汇口镇农技站王斌站长建议棉农,对于绝收棉田,农户可以改种芝麻和玉米,以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