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遇涝灾 需及时补肥

浏览次数:3

近期我省安庆、池州、马鞍山、铜陵等地因受强降雨影响,遭遇洪涝灾害。作为我省棉花主产区的沿江棉区农户,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来减轻灾害天气对棉花的影响呢?记者采访了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安庆试验站宁日丽研究员。

开通三沟宁日丽提醒农户,涝后应根据棉田积水情况,开通棉田配套“三沟”,做到畦沟、腰沟、围沟等沟沟相通,利于排灌。同时要抓紧洗苗,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雨停后两到三天,倒伏棉株要及时扶正。田间积水排除后一周内,应及时松土壅根。

及时补肥突击补肥,补充营养,水伤肥补,是多年积累的抗灾成功经验。凡是受涝不重和已抢排出水的棉花立即进行根外喷氮保营养,每隔4—5天喷施一次。一般用0.5—1%的尿素液加“福施壮”喷雾,每包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促进棉苗尽快恢复生机。田间土壤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宁日丽建议农户,每亩地用15斤碳酸氢铵加15斤加拿大氯化钾穴施,利于棉株快速恢复,同时可辅助控制枯萎病发生。目前,棉花正在进入盛蕾期,在行间距棉苗30厘米左右开沟深施当家肥,每亩施饼肥50公斤左右,三元复合肥5—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以上,硼肥0.5—1公斤,做到蕾施花用。

合理化调初蕾期用25%助壮素2—4毫升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盛蕾期每亩用25%助壮素4—6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在灾害发生后施用“福施壮”具有明显的修复、解毒和复壮功能,起到抗灾减灾的作用。在植物幼苗期施用“福施壮”,对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尤其是须根的生长有显著效果。

防治病虫涝渍棉田枯萎病的发生会加重,棉盲蝽、蜗牛、蝗虫等喜湿性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可能会加重。防治上,要结合扶理棉株,摘除残枝病叶,防止病虫源滋生;及时检查枯萎病发生情况,对发病严重的棉株要及时拔除;对轻微的病株,应及时清理病株病叶带离田间,可选用杀菌剂进行灌根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