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铃期肥水分类管

浏览次数:6

棉花从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这段时间为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各地由于生产条件、棉田长相不一,气候条件又在千变万化之中,因此,棉花花铃期的管理应因地制宜,分类进行。

施好花铃肥。对开花较早、旱象严重的棉田,要结合浇水施好花铃肥。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这样有利于多结铃。对肥力好、长势旺的棉田,可在植株下部坐住一两个大铃时施肥。花铃肥要重施,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对施磷、钾肥不足的可适当补施。花铃肥要深施,以雨后沟施10厘米以下最好。

盖顶肥有防早衰、防脱落、多结铃、增铃重的作用,盖顶肥要不要追施要根据地力、棉株长势而定。对肥力足、有后劲、棉株长势壮的晚熟棉田和盐碱地、黏土地,应少施或不施盖顶肥,以防贪青晚熟;对棉株长势弱的沙性地、棉株有早衰趋势的棉田,要早施、多施。盖顶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一般在7月底8月初追施。花铃期的中后期,棉花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逐渐减弱,往往由于养分供应不足,造成早衰。叶面喷肥可使养分得到有效补充,对增加铃重、防止早衰有显著效果。有早衰征兆的棉田可喷施2%的尿素水+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喷施2-3次。浇好花铃水。当土壤持水量降至70%以下,或棉株生长缓慢,红茎迅速上升,叶色暗绿,中午棉株顶部叶片轻微萎蔫下垂时,表明棉田缺水,应及时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同时还应搞好田间排涝工程,防止浇后遇雨形成沥涝和渍害。

化控花铃期。一般高产田,在盛蕾期化控的基础上,进入花铃期要根据棉花长势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化控,这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棉株生长旺盛,每次间隔时间根据气候和棉田长势而定,一般间隔10-15天,亩用缩节胺1-3克,着力喷棉株顶部和果枝顶部。最后一次化控,宜在打顶后7-10天,顶部果枝长出3个果节时进行,这时枝叶已老化,用量要增加,一般亩用缩节胺3-5克。

防治病虫害。花铃期的虫害主要有盲椿象、伏蚜、棉铃虫、蓟马,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萎病、轮纹病、红叶茎枯病、铃疫病等,应及时搞好测报,及时防治。(余坤)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