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浏览次数:5

一、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任务

全省夏秋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分析研判,预计棉花中后期病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53万亩次,需防总面积约105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棉花主要病虫总体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棉铃虫累计蕾铃被害率控制在7%以下,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下,棉盲蝽为害株率控制在7%以下。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棉花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

三、关键技术措施

(一)明确防治重点

以棉盲蝽、枯(黄)萎病为防治重点,兼治棉铃虫、棉叶螨、棉蚜、斜纹夜蛾、烟粉虱等。

(二)推行总体防治

7月中下旬主治枯(黄)萎病、棉叶螨、棉盲蝽,兼治斜纹夜蛾、棉铃虫、棉蚜等害虫;8月中下旬主治棉盲蝽、棉铃虫、斜纹夜蛾,兼治棉叶螨、棉蚜等害虫。

(三)实行达标防治

防治指标:棉盲蝽百株虫量达10头;棉叶螨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超过15%时普治;棉铃虫百株低龄幼虫10头,在低龄幼虫盛期施药防治;棉蚜百株三叶蚜量达2000头;百株斜纹夜蛾初孵幼虫2窝,在二龄幼虫分散前防治。

(四)科学规范用药

防治棉盲蝽选用氟啶虫胺腈、马拉硫磷或联苯菊酯等;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选用甲维盐、茚虫威、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要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防治烟粉虱、棉蚜选用噻虫嗪、螺虫乙酯等;防治棉叶螨选用唑螨酯、螺螨酯、阿维菌素等。

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高效、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时要用足水量,同时要注意各种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