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涝灾害后:棉花清沟排渍,迅速重追花铃肥

浏览次数:6

棉花洪灾后生产管理措施如下:

迅速清沟排渍。做到四沟配套,沟深贯通,确保迅速排干田间明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渍水对棉花根系的伤害。

迅速扶苗培土。及时扶正棉苗,培土护根,洗叶清污,中耕破板结。

迅速重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需肥多的时期,而暴雨却使棉花水肥严重流失,因此要迅速重追花铃肥。待棉花恢复正常生长后,每亩追施尿素10-25公斤和钾肥7-10公斤。打顶后每亩再施尿素10公斤作补桃肥。同时结合防虫治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和硼肥。

迅速搞好化学调控。棉株恢复正常生长后,每亩用缩节胺2-3克兑水35公斤喷雾,打顶后5-7天每亩用缩节胺4-5克兑水50公斤喷雾。合理化控能协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调节棉花的节间与株高,塑造理想株型与群体结构,减少田间荫蔽和脱落,增加现蕾成铃,控制无效花蕾,抑制赘芽生长。

加强病虫害防治。受灾棉株恢复生长后,枝叶幼嫩,前期蚜虫多,后期易受棉铃虫、棉小造桥虫等为害。因此,要早治、狠治,做到每叶必保,每蕾(铃)必争,限度地提高单株产量。同时,由于受涝棉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引起烂铃,要切实加强防治。另外,遭受涝灾的棉花要适当推迟打顶时间(一般要比正常棉花晚打顶5-10天),遇秋旱及时浇水,后期适时进行人工催熟。

对于损坏严重的棉田于7月25日以前及时套种,改种玉米、芝麻、大豆、绿豆等作物。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