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总站根据我省水稻、棉花病虫发生情况、去冬前病虫残留基数、水稻、棉花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分析认为,2007年我省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棉花病虫害总体呈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2600万亩次,棉花病虫发生面积3250万亩次。
其中,稻飞虱将大面积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将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二化螟在混栽稻区将偏重发生,在纯单季稻区将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700万亩次。三化螟发生程度持续下降,据调查,全省冬前平均每亩基数为278头,分别比2004年、2005年减少了68.8%和63.5%。省植保总站预测,三化螟将偏轻发生,面积约在500万亩次。水稻纹枯病是我省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充足,加之水稻品种普遍不抗病,同时密植、高肥栽培也使得纹枯病易于发生。省植保总站预测,水稻纹枯病将偏重发生,面积约在2100万亩。稻曲病在中、晚稻将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0万亩。稻瘟病在老病区单、双晚稻感病品种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300万亩。水稻白叶枯病今年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部分稻区的单季粳稻、糯稻感病品种中中等发生,发生面积有所扩大,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
在棉花病虫上,苗期叶螨将中等发生,花铃期叶螨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次。棉蚜在沿江、江淮棉区偏轻发生,淮北棉区苗蚜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0万亩次。棉铃虫在Bt棉偏轻发生,非Bt棉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0万亩次。红铃虫将轻度发生,在沿江局部棉区近年呈上升趋势,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次。盲蝽象将中等发生,在沿江部分棉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斜纹夜蛾将偏轻发生,在沿江部分棉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次。棉蓟马在沿江棉区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棉花枯萎病在淮北棉区偏重发生,其它棉区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
据气象部门预报,春季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降水量偏少,6-8月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利于苗蚜、盲蝽象和蕾花期枯萎病的发生,对苗期枯萎病和棉铃虫、棉花叶螨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