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总站近日对今年我省棉花病虫发生情况做出预测,2008年我省棉花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盲蝽象、棉蓟马中等至偏重发生,枯萎病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
据省植保总站的专家介绍,由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我省棉花病虫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大幅度降低,盲蝽象、棉蓟马、枯萎病发生程度加重。
一、棉铃虫:目前我省棉花种植的品种较多,品种间抗虫性有一定差异,种子纯度差,不抗虫杂株多的棉田及非抗虫棉田,食料条件对棉铃虫发生相对有利。冬前棉铃虫挖蛹调查,各地蛹量差异较大,其中无为县为去年3.4倍,繁昌县较常年均值低12.5%,望江县为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宿松县与偏轻发生的近四年相近,萧县、颍东区、太和县、东至县未见蛹;1月份连续雨雪低温天气,不利于越冬蛹存活。省植保总站预测,转Bt基因抗虫棉棉铃虫偏轻发生,非抗虫棉棉铃虫中等至偏重发生。
二、枯萎病:2007年我省枯萎病发生程度为近年最重的一年,田间菌源广泛存在,且棉花主栽品种多不抗枯萎病。专家预测,全省棉花枯萎病将中等发生,其中淮北棉区偏重发生。
省气象部门预报,2008年汛期(5-9月)降水量淮河以南比常年略偏少,淮北接近常年,部分地区略多,可能会出现内涝或短时洪涝。全省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35℃)较常年偏多。天气情况将有利于棉花叶螨、棉蓟马、棉铃虫及淮北棉区盲蝽象、枯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