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红薯窖藏如何预防软腐病

浏览次数:12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天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该病一旦发病蔓延迅速,常使全窑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挤损失。

为避免软腐病的发生,农户可采取以下措施:适时收获,避免伤口;入窖前精选健薯,晾干水气适时入窖。入窖前清理、熏蒸薯窖;入窖后可进行高温愈合。

另外还要严格“三期”管理。初期:入窖后30天内,由于薯块生命活力旺盛,呼吸强度大,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气和二氧化碳,从而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因此,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降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期,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温防冻,使窖温不低于10℃,最好控制在12-14℃。后期:即3月份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14℃。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