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收获后怎样进行保鲜

浏览次数:17

红薯保鲜贮藏的关键是两点:一是做好适时采收、做好贮藏前预处理,确保红薯健康入库;二是因地制宜选择贮藏方法。

1、红薯储藏前处理:采收后的红薯应立即进行伤口愈合处理。在气温30~35℃、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4~6天,并要保持足够的通风。此项工作最好在红薯贮藏地进行,以防第二次搬动,再造创伤。红薯入窖时含水量如超过70%,应敞窖通风,排湿降温。红薯块在田间受水渍3天以上的,只能用来喂猪或制粉,不可窖贮。

2、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包括井窖、棚窖、屋窖及室内存储多种方式。

①井窖贮藏: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井筒深5~6米。贮藏室的大小可根据贮藏量多少而定。贮藏室内要垫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红薯。红薯只能装七成满,以便留出换气的空间,否则会因湿、热而加重腐烂。

②棚窖贮藏:一般挖宽约2米,长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将红薯由底向上逐块堆积,应避免红薯与窖壁直接接触。

③屋窖贮藏:屋窖和普通的房子差不多,但是密封性好,墙壁比普通屋子厚。屋窖的窖体小,省工省料,适合农户贮藏用,一般每窖可贮1500~3000千克。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