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抗豆象绿豆小豆新品种

浏览次数:25

绿豆、小豆保存不了多久就会被虫子蛀空,这个困局即将被打破。近日,记者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获悉,该所副所长陈新研究员所在的豆类课题组成功育成了抗豆象绿豆、小豆新品种—苏绿3号和苏小豆1号。据了解,苏绿3号和苏小豆1号将于2011年1月份通过江苏省鉴定。

陈新告诉记者,会蛀空虫子的害虫叫豆象,在绿豆还未采摘的时候就已经寄存在豆粒里了,只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绿豆全部蛀空。常规防治豆象的方法有:田间药剂熏蒸,收货后使用磷化铝熏蒸、暴晒、用开水烫、用花生油闷等。鉴于物理熏蒸、化学杀虫灯方法防治豆象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培育抗豆象品种已是绿豆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陈新介绍,苏绿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以泰国抗豆象品种为父本,以本地品种为母本杂交后多代系选育而成的南方地区第一个抗豆象绿豆品种。该品种不仅抗豆象,而且产量高,一般亩产在200公斤左右,比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百粒重7.5克,比农家种大30%,无泥膜,种子光泽强,商品性好。籽粒易煮熟,如煮绿豆稀饭时不必浸泡,可与大米同时入锅,味道香,口感佳。因为是抗豆象品种,不需要进行常规的物理熏蒸和化学杀虫来防止豆象,不仅起到了安全绿色环保的作用,还节省了农本。

苏绿3号株高65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分枝2~3个,单株结荚20~25个,每荚粒数11.5粒,籽粒绿色有光泽,成熟后不裂荚。在江苏省夏播全生育期80~90天,比一般品种旱熟10~15天,抗叶斑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因此,也可在灾害年份作救灾填闲品种。据了解,该品种适应性广,在我国各绿豆产区都能种植,春、夏播均可,不仅适于麦后播种,也适合于玉米、棉花、甘薯等作物间作套种,以在中上等肥水条件下种植为最佳。

苏小豆1号是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抗豆象小豆品种,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抗豆象小豆品种。该品种商品性好,产量高。一般亩产量在200公斤左右,籽粒较大,百粒重15~16克,而其颜色多达8种,色泽鲜艳,极具观赏性。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