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期重管理确保产量在此时

浏览次数:14

如今,花生正处于苗期,此时期的生育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伸展迅速。根据花生苗期的特点和生长情况,提出一下建议:

1.查苗补缺并及时抠苗、引苗。一般在播种后10-15天,在基本齐苗后全面进行查苗。如有缺苗,应及时进行催芽补种,或选阴天或晴天下午移苗补缺。补时宜浇水点种或带土移栽。补种要早,以防止出现小老苗,影响密度。如果苗期气温高则要及时进行抠苗(主要指地膜花生),否则很容易造成烤苗现象,从而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抠苗引苗一般在早上8点前,晚上5点后,先开小孔放风,待花生炼苗后再适当引苗,自团棵期开始,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始花前需进行2-3次。

2.科学除草。为防止花生沟内出草,在花生出苗前,及时用除草剂封闭地面,花生齐苗后,尽量不要喷,以免伤害花生嫩叶,影响生长。

3.适度中耕。一般要中耕三四次,老百姓有“头道刮(浅锄)、二道挖(深锄),三道、四道如锈花(细锄)”的说法,其中浅锄不超一寸,深锄二寸左右。

4.提前预防叶斑病。从花生的生产实践看,花生齐苗后,花生叶斑病就已有发生,特别是播种早的花生,由于出苗时间长,再加上气温和地温明显偏低,根系生长受阻,养分吸收不足,植株生长缓慢,极易遭受病菌侵袭,所以必须提早防治。花生齐苗后,用纯品多菌灵8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每隔7天喷一次,至少喷2次。同时,可兑加吡虫啉和营养剂,达到防病、治虫、营养“一喷三防”的功效。

5.适时适量追肥。苗期追肥应在始花前进行,以促幼苗发棵和花芽分化。数量视苗情而定,如叶片细而色淡,宜在4-5片真叶施一次肥,亩用尿素4公斤,或稀粪尿20担;若叶片宽大,叶色较深,则可不施或酌情少施,着重补磷、钾肥,防止生长过猛、过早封行。

总之,只有加强苗期管理,在保证苗全苗齐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之壮而不旺,达到苗壮、茎粗、枝多、节密、根系发达,才能利于花芽的大量形成,为花多、花齐创造条件,从而为高产打下基础。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