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花生主要病虫害

浏览次数:10

一、叶斑病花生叶斑病有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二者常发生在同一株甚至同一叶片上,一般在花期和中后期发病。褐斑病初期,叶片上为失绿的灰色小点,然后扩展为棕色至暗褐色的不规则圆形,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黑斑病初期为锈褐色小斑点,然后扩大为黑色或深褐色病斑,病斑上着生黑霉状物。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可与叶面喷肥相结合。

二、茎腐病、根腐病茎腐病苗期发病,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后变黑褐色,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时,主茎和侧枝基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病斑发展后使茎基部变黑枯死。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发病后植株矮小变黄,暂时性萎蔫乃至枯萎,主根变褐色,无侧根或少侧根,呈“鼠尾状”。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拌种;发病初期用多菌灵600-800倍液对花生基部喷雾1-2次;严重地块,轮作2-3年。

三、蛴螬一般在7月上旬至中旬孵化,开始危害果针、幼果。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结合花生封垄前培土迎针,每亩用乐斯本250—300毫升对适量水稀释后加25公斤干沙土拌匀顺垄撒于花生根部,然后培土浇水,或选用白僵菌杀虫剂1—1.5公斤或50%辛硫磷0.3—0.4公斤,对水进行灌根或结合浇水随水(滴)浇施。

四、新黑地蛛蚧俗称“钢球虫”,幼虫体长1毫米,钻入根皮,吸食汁液,逐渐发育为球状珠体(直径约几毫米),着生在花生根部,造成植株矮小、叶发黄,严重时死株。可在6月下旬至7月初(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可选用吡虫啉、辛硫磷、退蛛灵等,对花生茎基部和土表喷雾。7-10天1次,连喷2-3次。

(来源:农民资讯)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